案例式翻转课堂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染病学是内科系统的一个分支,因其涉及的疾病具有特殊性与传染性等特征,医学生在学习时疑虑较多,甚至可能会有恐惧心理,因此,增加了传染病教学的难度[1]。教学作为临床医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需要在传染病教学中讲解经典的传染病,还需要及时向学生介绍新型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与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预防、临床治疗方法等内容和进展。随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传染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成为其必然发展趋势,教学素材、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的有机结合成为目前教学质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法作为目前教学体系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4]。翻转课堂具有四大优势: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5]。在我国,对翻转课堂进行和重新定义与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我国的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构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6]。本研究以我校173例临床医学生的教学情况作为依据,探讨案例式“翻转课堂”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8年3—6月中接受传染病学教学的17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个班级。其中,2个班级的91名学生作生作为观察组,男43名,女48名,年龄18~24岁,平均(20.)岁;另外2个班级的8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男35名,女47名,年龄18~24岁,平均(20.)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分布、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按照课前预习,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课后复习及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的模式开展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
观察组采取案例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2.1 编写案例 收集临床专业传染病学教材中的对应章节内容,并增加知识性、启发性、典型性与趣味性并存的案例,注意案例难易程度的控制,收集100个典型案例后,从中精选出本学期教学所需案例数目,编写为本学期教学案例库,用于之后的课件编写、课堂教学引导、课后问题设置等环节。案例选择,可结合生活中、新闻中、网络中、教材中、临床中的案例进行选择,以提高其现实性,如中医中的伤寒作为一种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与现代伤寒的异同,如2008年北京某餐馆未彻底加热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线原虫病在北京的爆发所引发的“福寿螺事件”,网络论坛中关注的痢疾杆菌内毒素引发的中毒性菌痢这一热点案例,2003年我国的SARS案例以及目前社会中严重程度较高的艾滋病等,均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贴近学生现实的典型的传染病学案例,对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应用性有重要的帮助[7]。
1.2.2 编写课件 每节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及关键问题,结合典型案例编写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的课件,为提高预习效率,可制作为微课形式的课件,课件时长控制在10~15分之间,注意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在提出重点内容与关键问题进行引导的同时,做到多感官综合刺激,使课件更为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提高其预习兴趣。如引入艾滋病案例,将HIV病毒对机体的侵犯、定标、复制过程与传播途径等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课件的制作注意将症状作为主线,以设置问题,引入教学重点,利用各类特征性图标与画面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串联知识点,方便学生预习、理解。
1.2.3 学生课前预习 每节课的课件制作完成后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围绕该课件进行课前预习,课件中以案例引导的方式引入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与关键问题,指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根据提示利用书面文献、网络资料等方式收集资料,对课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展开、延续,对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班级网络交流平台寻求来自于教师或学生的帮助。教师也可指定一个学生负责收集该班级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上一篇:试论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测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