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测试

媒体测试汉EV碰撞后静置起火,引发车主和网友五

近日,某汽车媒体对比亚迪汉EV与极狐Alpha S进行了碰撞测试,汉EV放置48小时后自燃。这个结果令人震惊,瞬间把比亚迪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后,比亚迪发布官方公告质疑此次碰撞测试的权威性,双方的“硬性”引发舆论持续反转。

说实话,当测试车汉EV自燃“面目全非”时,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被毁”,无论是测试者汽车媒体的死板,还是比亚迪官方的解释,都会最终演变成了对自己有利的“罗生门”事件,然后失去了公正性和客观性。不过,从网上的评论来看,大部分比亚迪车主还是提出了很多质疑。

针对此次碰撞,网友和车主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测试车的 EV 冷却液颜色与官方冷却液不同。有没有替换的可能;

2.细心的网友发现,测试车的肋骨相撞之前有变形;

3.两车相撞后,为什么两车要静置48小时才能拆解,拆解后发生自燃

4.汽车媒体不是第三方独立机构,缺乏测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整个过程是否严谨;

5.据媒体称,此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做出更好的消费决策,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势均力敌、高热的小鹏P7,而选择相对冷门的极狐Alpha S与比亚迪汉的碰撞呢?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一是评价的公平性和测试车辆是否完好;二是评测目的,为什么选择Polar Fox Alpha S?让我们一一分析它们。

目前,网上质疑声音的焦点是:评价媒体是否对不利于碰撞结果的试车汉EV进行了处理。主要有两个论点:1.冷却液的颜色不同; 2.迎宾踏板附近的通孔和车身加强筋变形。

关于第一点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此前,比亚迪官方表示,测试车的红色冷却液(导电)与汉EV量产车的冷却液(紫色,比亚迪独有,不导电)不同。碰撞后红色导电冷却液泄漏的可能性很大。短路引起自燃。

但7月26日晚,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腾讯汽车,“韩EV根据不同批次有不同颜色的冷却液,但填充颜色不同。冷却液是不导电的,与颜色无关。”如果是真的,那么对于测试者来说,是否更换冷却液不会影响结果。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网友在视频截图中发现,蓝色圆圈的三个孔被穿透,当他们走到与其他汉EV试驾车相同的位置时,观察蓝色圆圈中的点,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圆形凹陷,但没有渗透。对于孔,这也是对车身的加固设计。

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为什么测试中使用的汉EV在同一个位置有三个通孔,而商用车只有结构加强设计而没有穿孔。测试媒体反驳说是汉EV迎宾踏板的卡槽,但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除了质疑地点,也很难验证测试车是否完全被烧毁。

至于为什么两辆车在碰撞结束后还要静止48小时才能拆解,测试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但众所周知,无论发生何种碰撞,都必须预留5分钟的逃生空间,但从处理结果来看,48小时离开车辆是没有意义的。针对快速灭火,测试人员解释说,他是第一次听到汉EV电池组放气的声音,提前做好了准备。

除了试车韩EV是否被处理过,大家更大的疑惑是,为什么媒体要选择冷门的Polar Fox Alpha S,而不是火爆的特斯拉Model 3,或者销量和口碑都火爆的Model 3。小鹏P7怎么样?

如果真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决策视角,那么大家一定很期待比亚迪汉EV和Model 3或者小鹏P7的碰撞结果。

当然,测试者给出了解释:特斯拉Model 3不分车身尺寸、车身重量与比亚迪汉EV不在一个层次。就算韩EV赢了,也是无敌的。但实际上,极狐Alpha S与汉EV的水平相当,只是车身高度达到了1599mm,与1495mm的汉EV相比还是不公平的。有网友以SUV与汽车相撞这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比喻。事实上,小鹏P7无论是在定价、车身尺寸还是车身重量上,都是比亚迪汉EV最能匹敌的竞争对手。

从测试者自身利益来看,无论是热量、交通、购车成本(极地狐Alpha S 25.29万,小鹏P7 22.99万),消费者的关注,小鹏P7都比Polar Fox Alpha S。这种求远、舍弃易难的行为也很有想象力。

在天涯君看来,一旦说到汽车碰撞测试,还是A需要真正客观、独立和公正的第三方权威。不管是媒体,还是车企,只要涉足这个行业,就会影响舆论,造福自己,注定大于实际成果的供给。当然,这次测试能引起轩然大波,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我国缺乏真正权威的第三方碰撞测试机构。无论是中国汽车科学研究院,还是中国保险研究院,其客观性和权威性都已满。被质疑。

上一篇:懂车帝:原创碰撞测试节目系与国家汽车质量监
下一篇:没有了

Top